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6篇
  免费   2473篇
  国内免费   2766篇
测绘学   1096篇
大气科学   2313篇
地球物理   2771篇
地质学   5057篇
海洋学   1566篇
天文学   378篇
综合类   1118篇
自然地理   135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489篇
  2021年   579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610篇
  2018年   631篇
  2017年   577篇
  2016年   631篇
  2015年   660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774篇
  2010年   744篇
  2009年   748篇
  2008年   730篇
  2007年   699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东沙海域潮汕坳陷中生界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油气分布规律不明,为了加强对该区油气分布和富集规律的研究,针对潮汕坳陷西部地质目标首次应用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探技术(MGCE),探讨其含油气性。MGCE技术以轻烃微渗漏理论为基础,采用地质微生物学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检测研究区海底表层的微生物异常和吸附烃异常,预测研究区下伏地层中油气的富集区及其油气性质。检测结果显示研究区西部凹陷的斜坡区微生物异常呈块状发育,轻烃微渗漏强度变化大,可能为潜在油气富集区,酸解吸附烃成果显示可能的油气性质为干气和凝析油气。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从人口、经济、用地3个维度综合考察武汉市增长与收缩的全貌,并采用县区及街道2个尺度的数据定量描述了武汉市增长与收缩的特征与空间格局,发现武汉市下辖青山区、硚口区、汉阳区和蔡甸区存在局部较严重的收缩现象,空间上形成集聚,形态上呈“穿孔式”。进一步以青山区为案例,着重从资本视角探讨发生局部收缩的内在机制,发现其存在老龄化、少子化趋势,但局部收缩的主因是资本从产业部门的“逃逸”。  相似文献   
13.
鲍俊林  高抒 《地理科学》2019,39(4):596-605
海洋盐业是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部分,也是沿海传统产业之一,13世纪以来不断发展演变。将沿海分为北、东、南3个地带,搜集整理与海盐经济相关的多种历史文献及方志资料,运用地理学方法分析评估了海洋盐业百年尺度的动态演化过程,并比较了资源环境与管理政策的驱动作用及其差异。研究表明: 沿海盐业表现为传统煎法长期主导、逐步废煎改晒的过程,不同盐区的演化进程存在显著差异,北部盐区最快,东部次之,南部整体发展缓慢; 海盐生产重心长期位于东部的两淮盐区,19世纪后期向北部盐区快速迁移; 资源环境与生态差异促进了各岸段海盐生产演化分异,垄断性管理政策迟滞了海洋盐业的空间集聚进程,未来沿海开发与海洋盐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主要依靠基于资源生态约束的管理政策与技术。  相似文献   
14.
Liu  Cai  Gao  Yang-yang  Qu  Xin-chen  Wang  Bin  Zhang  Bao-feng 《中国海洋工程》2019,33(3):344-355

A series of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s i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clined angle on flow behavior behind two side-by-side inclined cylinders at low Reynolds number Re=100 and small spacing ratio T/D=1.5 (T is the center-to-center distance between two side-by-side cylinders, D is the diameter of cylinder). The instantaneous and time-averaged flow fields, force coefficients and Strouhal numbers are analyzed. Special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the axial flow characteristics with variation of the inclined ang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lined angl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ap flow behaviors behind two inclined cylinders. The vortex shedding behind two cylinders is suppres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lined angle as well as the flip-flop gap flow. Moreover, the mean drag coefficient, root-mean-square lift coefficient and Strouhal numbers decrease monoton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lined angle, which follows the independent principle at small inclined angles.

  相似文献   
15.
王逸涵  王韫玮  于谦  蔡辉  高抒 《海洋科学》2019,43(10):66-74
南黄海西侧的江苏海岸近岸区域,素以地形复杂、潮流强劲、悬沙输运剧烈著称,但是较长期的同步潮位和潮流观测数据仍然缺乏,尤其是在近岸(20 km)浅水(20 m)区域。2014年1月在大丰港附近开展了连续潮位和潮流观测,获得的数据揭示了一系列特征。此地潮汐潮流为正规半日潮,浅水分潮显著。平均潮差为3.05 m,最显著的两个分潮为M2和S2分潮,振幅分别为1.45 m和0.52 m。潮流最显著的半日分潮M2分潮和最显著的浅水分潮M4分潮在沿岸方向上振幅分别为0.84m/s和0.12m/s,在跨岸方向上振幅分别为0.24 m/s和0.01 m/s,沿岸方向占绝对优势。潮波的沿岸传播介于前进波和驻波之间,驻波的特征稍强。M2分潮潮流椭圆最大流(长轴)方向为南偏东7.4°。存在冬季沿岸向北的余流,垂向平均值的大小为2.2 cm/s。以上潮汐潮流特征为该区域海洋物质输运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Liao  Jianzu  Xu  Jie  Yuan  Xiangcheng  Liang  Yuxian  Guo  Yajuan  Zhou  Weihua  Huang  Hui  Liu  Sheng  Long  Aimin 《Ocean Science Journal》2019,54(4):581-593
Ocean Science Journal - The effects of a simulated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i.e., increased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R)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on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相似文献   
17.
A combined study of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was carried out for granulites from the Tongbai orogen in central China. The results reveal the tectonic evolution from collisional thickening to extensional thinning of the lithosphere at the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Petrographic observations, zircon U–Pb dating, and pseudosection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granulites underwent four metamorphic stages, which are categorized into two cycles. The first cycle occurred at 490–450 Ma and involves high-P (HP) metamorphism (M1) at 785–815°C and 10–14 kbar followed by decompressional heating to 840–880°C and 8–9 kbar for medium-pressure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M2), defining a clockwise PT path. The high pressure is indica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inclusions of rutile+kyanite+K-feldspar in the garnet mantle. The second cycle occurred at c. 440 Ma and shows an anticlockwise PT path with continuous heating to ultrahigh-temperature (UHT) metamorphism (M3) at 890–980°C and 9–11 kbar, followed by decompressional cooling to 740–880°C and 7–9 kbar (M4) till 405 Ma. The HP metamorphism is synchronous with the ultrahigh-pressure eclogite facies metamorphism in the Qinling orogen, indicating its relevance to the continental collision in the Cambrian. The UHT metamorphism took place at reduced pressures, indicating thinning of the collision-thickened orogenic lithosphere. Therefore, the Tongbai orogen was initially thickened by the collisional orogeny and then thinned, possibly as a result of foundering of the orogenic root. Such tectonic evolution may be common in collisional orogens where compression during continental collision switched to extension during continental rifting.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生态保护与治理一直受到国家、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高度关注。目前,在祁连山的生态保护工作中,缺乏对现状基础数据的全面掌握,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不完备,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实施缺乏创新。在全面梳理祁连山目前存在的重大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祁连山生态保护红线落地并严守的建议,包括加快开展祁连山综合科学考察、完善并落实开展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以正面清单为导向的协调发展模式、促进生态安全与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进一步实施重大配套政策、完善保障支撑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缺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缺氧现象日益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缺氧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应用区域海洋模式并耦合生态模式,对东海的生态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与观测数据比较显示,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长江口外生态变量的分布趋势。另外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敏感性实验,探讨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底层缺氧现象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风和径流量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径流量变化虽然对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季节变化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对缺氧区域面积却存在显著的影响。径流量增加,水体层化增强,表层叶绿素浓度增加,最终导致缺氧区域范围扩展;径流量减小,水体层化减弱,表层叶绿素浓度减小,缺氧区域范围缩小。风向和风速的改变不仅影响长江口外缺氧区的季节变化,还影响缺氧区域面积。  相似文献   
20.
豫西南泥湖钼矿集区是以花岗斑岩体为中心的钼多金属矿床系列,区内出露大面积加里东期变辉长岩和燕山期辉长岩。通过分析区内辉长岩的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成矿元素等方面特征,研究其在成岩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区内加里东期变辉长岩和燕山期辉长岩成矿元素总稀土含量低,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右倾平缓,具有明显的Eu,Tm元素的异常;同比世界基性岩,自晚元古代上地幔主要成矿元素(除钨元素以外)基本没有明显的富集,主成矿元素钼含量呈明显的亏损,预示燕山期成矿花岗质岩浆没有从上地幔获得主要成矿物质。初步认为大规模的钼多金属成矿带的形成与基性岩浆的底垫作用相关,基性岩浆的底垫作用为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房提供了热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